App个人信息收集持续严监管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应用程序迅速普及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越来越突出。
不只是金融理财类App,包括地图导航类、网络约车类等App也存在信息过度收集的问题。特别是大量App通过捆绑功能服务一揽子索取个人信息授权,用户拒绝授权就无法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变相强制用户授权,使得个人信息泄漏、滥用等情形频频发生。
为治理此类乱象,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就开展过专项治理工作。2019年1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同时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至此,个人信息保护迎来强监管时代。
据悉,当时专项治理工作组建立了专门针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举报渠道,受理网民投诉举报。根据举报内容,网民反映较多的前五大典型问题分别为:超范围收集与功能无关个人信息、强制或频繁索要无关权限、存在不合理免责条款、无法注销账号、默认捆绑功能并一揽子同意。
对此,相关部门制定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概括为“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六类行为,为统一监管执法尺度提供了参考。
另外,专项治理工作还委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国家标准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编制国家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明确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30类大众化App基本业务功能可收集的最小必要信息。
如今,在前期要求的基础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实施《规定》,聚焦解决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规范收集个人信息活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为个人信息收集提供实质性保护。
不过,还有观点提及,App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不仅与APP自身有关,还涉及移动设备生产商(手机厂商)、App分发平台(应用商店)、第三方(第三方SDK、合作伙伴)等多方主体,需要多方合力解决。